2024年以来,淮北市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起了一套精准高效的民生保障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2024年1-12月,全市累计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7.06万人次,发放保障资金3.35亿元,城乡低保覆盖率分别达到1.01%和3.55%。
一是不断完善“提质+增效”保障政策。修订完善《淮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调整重病重残“单人户”保障、刚性支出扣减、家庭收入和财产认定标准等,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探索开展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简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流程,推行镇级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协同服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2023年度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持续优化“线上+线下”监测机制。线上依托淮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集人社、教育等部门信息开展信息比对预警。线下依托336个社会救助服务站、443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建立“月度入户走访+预警信息处置”铁脚板滚动摸排机制,利用淮北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精准核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资格年度审核和家庭就业收入6个月渐退期政策,确保低保对象有序平稳退出。
三是积极拓展“物质+服务”多元救助。构建民政牵头,医保、人社、教育等部门联动,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8+1+N”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救助帮扶机制,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多元救助帮扶需求。截至2024 年底,市本级及各县区连续三年投入资金207.5029万余元购买第三方服务,为低保、特困家庭提供助洁、助餐、精神慰藉等服务,直接受益人群24515人。
四是切实强化“规范+专业”救助管理。举办全市社会救助系统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12期,市、县(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不定期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面对面”业务指导,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印发《淮北市规范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综合评估自查自评方案》,指导各镇(街道)对照联审联批、长期末端公示、近亲属备案等主要环节开展自查自评,进一步规范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2024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道)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