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紧紧围绕“快速解案、多元维权、周到服务”的工作思路,倾心提供暖“薪”服务,倾力解决烦“薪”忧“酬”,全力打造和谐用工环境。
下好“先手棋”,关口前移重预防。率先下好源头治理管理“先手棋”,坚持预防为先、调解为主、裁决为辅、裁审衔接的柔性化劳动人事争议处置办法,及时排查和处理欠薪隐患,确保“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坚持进企业、工地,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000余份,不断增强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资自觉性以及劳动者群体依法维权意识,持续提升欠薪治理效能和水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最低工资落实情况常态化检查。会同市场监督部门,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活动,对随机抽取的15家用人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为企业和劳动者营造良好环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下好“主动棋”,服务前置高质效。建立健全“关口前置、重心下沉、落实责任、强化考核、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分类处置,快速高效”处置原则,切实落实各方主体责任清单。积极探索“人社部门牵头负责、施工单位全力配合、监管部门齐抓共管、农民工广泛监督参与”的根治欠薪模式,先后联合区工商联共办理仲裁案件25件。将农民工维权中心设在项目工地一线,通过“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为17名农民工快速维权,通过“流动仲裁庭”为2名出现工伤的农民工开展上门服务,坚决遏制项目施工领域恶意欠薪案件发生,有效打通农民工维权“最后一公里”。2024年,已为200余名农民工挽回血汗钱530余万元。
下好“连环棋”,多措并举促实效。及时妥善处理12345市长热线、信访件,推动劳动人事争议早发现、早调解,仲裁、诉讼环节无缝衔接。开展根治欠薪日常专项检查,重点排查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制作杜集区清欠专报217期,镇(街道)、主管部门协同合作,提升治欠效率,先后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70份、整改指令书33份,对6家拒不配合的用人单位立案查处。加强“府检联动”,强化矛盾解决,2024年以来,杜集区检察院先后向杜集区法院发出支持农民工维权起诉书11份,涉及金额15.6万元;区司法局向21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23.85万元,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