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能源局) 发布时间:2022-02-24 09:36 字号:

淮城融组办〔20223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

2021-2035年)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重大意义

第二节 发展基础

第三节 发展趋势

第四节 发展机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第一节 构建全域城镇化总体格局

第二节 提升主城区能级

第三节 建设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第四节 突出四新发展

第五节 做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第六节 推进以融入长三角为重点的城镇化

第四章 实施更加积极的城镇人口集聚策略

第一节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节 持续扩大外来人口集聚规模

第三节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第四节 创新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第五章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建设绿色和谐的宜居城市

第二节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第三节 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第四节 建设泛在互联的智慧城市

第五节 建设生态宜人的绿色城市

第六节 建设包容共享的人文城市

第六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治理

第二节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第三节 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第四节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第七章 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第一节 推进城乡要素融合

第二节 推进城乡服务融合

第三节 推进城乡设施融合

第四节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第五节 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健全协调机制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第四节 强化项目支撑

第五节 实施督导评估

词 解 释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的必然选择,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根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了我市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是指导未来15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机遇,对推进我市更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五个淮北、实现一地两区一城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市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随着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的建设,城市的魅力更加凸显,吸引力不断增强,更多淮北人民将会享有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人民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城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我市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能力,将会大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城镇化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有力支撑。我市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产业重构、动力转换、环境治理等多方面挑战。城镇化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人口集聚为城市转型拓宽发展空间,提供动力和要素支撑。

第二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城镇化水平实现新提升。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97万人,户籍人口为218.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4551人,乡村人口减少288562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1.2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9.28%48.06%提高到64.16%56.01%稳居全省前列、皖北第一。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5年累计21.9157万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并轨机制初步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住房、医疗等保障机制有效实施,随迁子女和城镇学生实现一样就读,一样入学,一样免费。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城市转型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陶铝新材料、平山电厂135万千瓦机组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快速发展。陶铝新材料项目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范围,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基地成功获批为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4.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服务业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累计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9个、示范园区2个、综合改革试点区2个。城市转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城市综合承载力迈上新台阶。淮北海关通关运行,淮北宁波、淮北连云港、淮北上海等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开通,浍河航道实现通江达海。郑徐客专淮萧联络线建成通车,淮北宿州蚌埠、淮北阜阳城际铁路全面开工建设,淮北加速跨进高铁时代。淮水北调淮北市配水工程、符夹线扩能改造工程、S203淮六路连接线、创新大道、梧桐中路、泉山路立交、龙山路、南湖景区核心区、绿金湖治理、隋唐运河古镇、市规划展示馆和档案馆、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或竣工投产。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棚户区改造、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淮北一中东校区、淮北理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烈山石榴小镇等一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初见成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省领先。

城市品位跨上新层次。污染防治卓有成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推进,到2020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8.6%,达到近五年来最好水平。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持续推进,濉溪县、杜集区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试点县(区),治理修复采煤沉陷区20.6万亩。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暨采煤沉陷区治理座谈会、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先后在淮召开。近20万亩石质荒山披上绿装,获全省唯一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治理经验全国推广。南湖、绿金湖等滨湖公园串珠成链,相山、龙脊山等森林公园处处皆景。荣获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奖项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分别刊文全面展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好人文化等优秀文化广泛弘扬。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城市治理水平达到新高度。脱贫攻坚战、棚改攻坚战、抗洪救灾保卫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民生战役众志成城、连战连捷。房票”“房产超市等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一组一会、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成效明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皖北地区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的局面巩固深化,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相山区入选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区)创建试点单位。房企破产和解淮北模式”“七步造林法等多项改革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河(湖)长制、林长制建立健全,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在濉溪县全域、市辖三区一镇一街道开展试点。杜集区入选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示范县(区)。淮北市全域纳入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老城改造升级加快,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效显著,市区多条断头路全面打通,长达100公里的城市大外环基本形成,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城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至近9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累计完成8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2803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流转土地面积达79万亩,量化集体资产7.2亿元,参与三变股民人数146万余人。相山区、烈山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渠沟镇、百善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全市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达到6434户。石榴小镇、芳香小镇、七彩和村农旅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相山区健康食品小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

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一是人的城镇化质量不高。进城农民落户意愿不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处于全省靠后位置,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技能不高,就业岗位不稳。二是城镇空间布局不优。北部三分之一面积集中了约90%的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而南部三分之二面积未有相应的中心城区,主城区位置偏北,难以辐射市域南部。三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我市属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处于爬坡过坎的转型中期,工业化带动就业能力有限,农业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就近城镇化具有一定难度。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沪苏浙城镇相比,我市城镇还存在交通拥堵、停车难、内涝点多等问题,医疗、教育等领域还存在较多短板弱项,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城市吸引力不足。我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承载空间偏小,面临边缘化风险,在吸引人才、集聚产业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制约,在高质量融徐接沪、对冲虹吸效应方面话语权和主动权不强。

第三节 发展趋势

展望2035年,我市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此重要的历史阶段,我市城镇化将逐渐走向成熟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性特征。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将持续增长,为城镇化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效率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按照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城镇化将从快速发展后期逐步转向平稳发展期,城镇化速度逐步放缓。

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随着东部新城、高铁西站片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等新城新区建设的加快,吸纳人口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新城新区、重要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城镇化的引擎地位将更加凸显。城镇化从城区主导向以新城区集聚引领、若干小城镇支撑的城镇化转变,我市长期存在的人口布局不合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城镇化高质量特征日益凸显。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产城融合持续深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方向迈进,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逐步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品质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将进一步健全。

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条件引导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跨界配置更为频繁,依托互联网+”双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耕文化体验、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农产品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加快发展,城市人才、工商资本及金融资本入乡投资发展成为常态,城市居民入乡消费趋于普遍,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不断缩小。

四化同步产生联动效应。城镇化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日益紧密,形成乘数效应,将会催生更多的投资空间、产业空间、市场空间,有利于重塑区域格局、城乡格局、产业格局,带动全市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多重叠加。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战略叠加释放了新机遇。

区域支持政策集中释放。《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相继出台,为推动淮北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跨行政区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202012月《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明确将淮北市纳入试验区名单,将为淮北市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加快实施。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已经制定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后续还会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政策文件出台实施,将有利于淮北市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对标沪苏浙,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城市充分释放城镇化拉动内需的巨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全面开启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活质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补齐短板,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品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共赢的格局,营造文化传承和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氛围,凝聚高质量转型崛起的强大合力,全力打造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

坚持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障碍,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四化同步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按照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工农互促、信息赋能的总体要求,找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耦合点,最大程度发挥四化同步乘数效应,不断提升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法治思维,维护公平正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程序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合法化,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2035年建成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的总目标,聚焦五个淮北”“一地两区一城建设,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5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一个全面提速、两个基本形成、三个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

一个全面提速:

城镇化发展全面提速。2025年,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全面加速,现有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镇,全面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基本实现城镇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两个基本形成: 

一主、一区、四新、多点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成为产城融合新片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创新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东部新城、高铁西站片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等新城新区加快建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

一地两区一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影响力达到新高度;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建设得到新提升。

三个显著提升: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经济实现提质增效,产业就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升,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和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城市应急能力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市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建立健全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功能更加齐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改革措施。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力争到2035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以上,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确立。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特征更加显著,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一地两区一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资源型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淮北样板基本形成。


专栏1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序号

  

2020

目标

2025

目标

指标

属性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4.16

70左右

预期性

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4

2.2

预期性

3

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

27

>30

预期性

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4.03

≥16

预期性

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30.11

133.45

预期性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54.5

60

预期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75.61

73.45

预期性

6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

5.39

20

预期性

其中: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人次(万人次)

5

预期性

7

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45

50

预期性

8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50.4

≥70或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约束性

9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60

约束性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8

≥98

约束性

10

绿色社区建设比例(%

5.63

70

预期性

11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71.3

省下达

约束性

12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74.56

100

约束性

13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44.03

44.2

预期性

备注:[]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根据人口、土地、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按照统筹规划、集聚高效、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原则,着力增强主城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新城新区的人口经济承载力,打造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节 构建全域城镇化总体格局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构建一主、一区、四新、多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将淮北主城区(含濉溪县城和淮北市区)打造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一区把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新片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创新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四新加快构建东部新城、高铁西站片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四大重要功能性新区。多点建设临涣、韩村、百善、南坪、渠沟、朔里、宋疃等特色小城镇,石榴小镇、芳香小镇、健康食品小镇、七彩和村农旅小镇等特色小镇。


 

 

第二节 提升主城区能级

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围绕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目标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加快老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改造升级,畅通城区交通微循环。适度疏解主城区非核心城市职能,控制区内人口规模,适度降低人口密度,合理引导区内人口向外围地区转移,努力优化人口分布。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和谐宜居城区。积极营造创新和创业环境,支持新业态发展,提升高新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科教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推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依托城市综合体,引导商圈多层次定位,错位发展,吸引一线品牌和知名企业入驻,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商圈。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积极开展城市景观河道及其沿岸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城市森林、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地和湿地面积,构建廊、网、带、点相互支撑的生态网络体系。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分类处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改善区域环境品质。

第三节 建设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

对标青吴嘉示范区,坚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建设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着力打造苏皖毗邻地区强劲增长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力徐州都市圈高端科创资源,推进万马淮海(段园)智造产业园、众信创道智造产业园、创领智库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基础设施交通互联,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战略研究,打造便捷通达区域交通网络,加快S101淮徐快速通道建设,推进兴国路、汉西西路(毛场路)、大庄路、311国道改扩建、汉马西路(况庄路)、富民路等道路建设。全力对接徐州地铁S4号线在段园镇增设站点。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生态廊道、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袁庄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强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实现服务业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段园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引进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合作建立特色专科医院。

第四节 突出四新发展

东部新城。探索整体开发、组团招商发展新路径,坚持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推动由零星土地出让向成片集中开发转变,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淮北一中、淮北师范大学优质资源,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迁入,探索高新产业+科教创新+生态宜居+综合服务的发展之路。加快华翊文创园等项目建设,谋划新蔡工业园转型退出,打造成为全市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示范园区。到2025年,实现集聚人口20万人左右。

高铁西站片区。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规划高铁西站片区与高速、国省干道路网,与主城区以及永城市等周边市县道路无缝衔接,谋划建设交通换乘中心。高铁站点周边镇、园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发展定位等,甄选出发展基础条件优越、城市特色鲜明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临铁经济,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发展高端服务业、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增强新区人口集聚能力,形成人口合理分布、功能多维支撑、产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城市西延发展平台。到2025年,实现集聚人口7万人左右。

南部次中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起步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南部次中心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安置小区建设及回迁,做好后期社区管理及就业、教育、商贸等配套服务。统筹安排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促进产、城、人、地、钱协调联动发展。加快县政府迁驻,引导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南部次中心配置,带动经营性商业和居住地块开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南部次中心用地规划,启动核心区道路、管网、雁栖湖公园以及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以南部次中心为县域新中心,实施对外交通通达工程,构建便捷通畅的对外交通路网,推动徐淮阜高速淮北段尽快启动,按照一级公路标准改建国道343、省道238、百韩路、濉唐路,新建淮北西站至南部次中心快速通道以及沿浍河快速通道,完成煤化工快速通道与雁鸣大道互通工程,利用既有青阜铁路和淮矿铁路专线建设淮北至临涣、淮北至柳孜城市交通项目。力争到2025年,南部次中心起步区全面建成,集聚人口5万人以上,树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双堆集中心镇。结合京台高速出口、芦沟新村,谋划布局双堆集中心镇。依托双堆集高铁站枢纽,统筹谋划双堆集镇、南坪镇一体化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南坪组团、芦沟组团、双堆集组团。加快完善南坪港临港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着力发展旅游、商业零售、酒店、餐饮、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卫星城。到2025年,实现集聚人口5-7万人。


第五节 做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建制镇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建制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立足禀赋特点,以提升主导功能为方向、以镇区为主要发展区,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农贸市场、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文体广场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鼓励临涣镇、韩村镇、百善镇、双堆集镇、朔里镇等高质量打造特色小城镇,形成一批产业支撑有力、文化内涵独特、人才资源集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政建制镇。段园镇、石台镇、渠沟镇、古饶镇等加快发展工业、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商贸强镇、工业强镇。南坪镇、五沟镇、铁佛镇、刘桥镇、孙疃镇、四铺镇等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打造物流强镇、农贸强镇和特色农业强镇。

专栏2  特色小城镇

濉溪镇: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坚持把县城打造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主载体,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公共厕所建设。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

百善镇:依托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种子繁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以食品、物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为主,打造产业强镇。

临涣依托临涣古城墙、淮海战役总前委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文昌宫)等特色资源,打造临涣古镇。新建非遗综合展示展馆,为临涣酱包瓜、临涣烧饼、临涣茶习俗等提供场所。

南坪镇:依托光明乳业、上海电气、中联水泥等规模企业,大力发展养殖、新能源、建筑、建材等产业,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加强与宿州资源对接,打造淮宿一体化发展的门户区。

铁佛镇:推进邹楼村银杏树、古城汉墓、卧龙人民公社及铁佛寺综合开发治理,推进民俗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厕等建设。围绕无籽西瓜产业,推进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西瓜交易市场、仓储物流基地等建设,打造铁佛无籽西瓜发展区。

四铺镇:建设四铺镇菊花产业园,建成皖北地区观赏菊种植展示基地、花卉苗木交易中心、菊花深加工生产中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菊花文化交流中心、菊花科学研究中心以及菊花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地,打造以菊花为主题、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推进四铺镇(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安徽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五沟镇: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引导采煤沉陷搬迁人口向五沟镇区集聚。推进采煤沉陷水面综合治理,建设民俗农耕文化体验区、休闲垂钓区及配套设施。依托资源和交通优势,将五沟镇打造为工贸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镇,以及市域南部重要节点城镇。

韩村镇:围绕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濉溪县(韩村)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特色种植业为基础,联动三里直河、蚩尤窟、龙涎泉、黄台寺、千年古井、朦胧桥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淮海、双沟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韩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孙疃镇: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利用浍河通航机遇,建成孙疃镇码头物流园,大力发展仓储、物流、水运等行业,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园。以特色黑糯玉米、特色瓜蒌、豌豆等产业为特色,集中连片打造孙疃特色产业示范区。

刘桥镇:推动濉溪老城区刘桥镇融合发展,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特色镇区。围绕一城四园规划建设,完善城镇南部新区、汽车文化产业园、凤栖湖湿地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工业园五大板块项目,推动城镇物流、商贸、康养、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

渠沟镇:深化渠沟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以渠沟镇四馆两园(钟楼知青馆、钟源阁民俗博物馆、徐集民俗馆、徐度乐事迹馆、相山区烈士陵园、芳香产业园)建设为主线,打响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氏宗祠、具有乡土风情的徐集民俗馆为代表的民俗旅游品牌,着力加快前柳园花卉产业建设,发展花卉种植与乡村田园、生态农家乐旅游。

朔里镇:加强与淮北高铁北站、杜集经济开发区和石台镇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和大健康等产业,带动市域北部地区提档升级,打造为淮北市北部重要城镇节点和物流集散枢纽中心。

石台镇:依托东山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依托口子产业园、梧桐谷(龙泉)、梧桐石屋群等旅游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古饶镇:推进古饶绿色建材产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工业、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商贸强镇、工业强镇。

宋疃镇:注重发挥城郊优势,发展沿山水果经济带,开发名特优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采摘、观光生态旅游。推进黄营灵枣产业园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强镇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争创省级电商示范工程。



打造精品特色小镇。以段园葡萄、四铺菊花等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注重依托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平台,错位发展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以及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建立特色小镇清单,进一步提升标杆,培育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实施四季榴园古石榴基地保护与提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米粮坝公园等项目,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石榴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烈山区石榴小镇。加快建设芳香小镇客厅、南循环线提升改造工程、芳香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芳香产业休闲旅游示范园等项目,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芳香产业标杆,建设相山区芳香小镇。加快建设食品小镇道路提升工程、绿色食品博览园、高端人才公寓、园区雨污管网和配电网提升工程、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洪碱河生态廊道等项目,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相山区健康食品小镇。实施小镇基础设施、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精品民宿等项目建设,打造市郊型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烈山区七彩和村农旅小镇。

专栏3  特色小镇培育工程

先进制造类。着眼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设备更新,推动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展工业旅游和科技旅游。着眼降低投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健全智能标准生产、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技能培训等产业配套设施。

科技创新类。着眼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化,整合各类技术创新资源及教育资源,引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分支机构和职业学校,发展前校后厂等产学研融合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科研成果熟化工程化工艺化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和创业孵化器。建设技术研发转化和产品创制试制空间,提供专业通用仪器设备和模拟应用场景。

创意设计类。着眼发挥创意设计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先导作用,开发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融合的轻工纺织产品创意设计服务,提供装备制造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服务,创新建筑、园林、装饰等设计服务供给,打造助力于新产品开发的创意设计服务基地。注重引进工艺美术大师、时尚设计师等创意设计人才,布局建设工业设计中心。

数字经济类。着眼推动数字产业化,引导互联网、关键软件等数字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产业发展壮大,为智能制造、数字商务、智慧市政、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社区、智慧楼宇等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和测试空间。建设集约化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

金融服务类。着眼拓宽融资渠道、活跃地方经济,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信托服务、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扩大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规模,引导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分支机构入驻或延伸服务,引进高端金融人才,打造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集中对接地。建设项目路演展示平台和人才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

商贸流通类。着眼畅通生产消费连接、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仓储集散等服务,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并组织化品牌化发展,引导电商平台完善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加强公共配送中心建设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文化旅游类。着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发展新闻出版、动漫、演艺、会展、研学等业态,培育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自然遗产旅游、海滨旅游、房车露营等服务,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街区、度假区。合理植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体育运动类。着眼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发展球类、水上、山地户外、汽车摩托车、马拉松、自行车、武术等项目,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教育培训等业态,举办赛事、承接驻训,打造体育消费集聚区和运动员培养训练竞赛基地。科学配置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地和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

三产融合类。着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产加销贯通和农文旅融合,集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耕体验等业态,加强智慧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孵化推广。建设农产品电商服务站点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公共平台。

 


第六节 推进以融入长三角为重点的城镇化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淮北阜阳城际铁路建设,打通淮北高铁向南通路,更好促进淮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徐州淮北阜阳淮滨高速公路淮北段、淮北徐州观音机场高速公路建设,构筑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按四级航道标准整治沱河、浍河和萧濉新河航道,实现内河水运高等级航道的全覆盖,做好萧濉新河、沱河与洪泽湖的联通,实现通江达海。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通用机场。积极参与长三角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智慧应用互联互通,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动数据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重大项目共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推进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高端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强与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合作,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共享和医师合理流动机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协同建设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快落实长三角地区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开通淮北至上海等长三角城市旅游专列,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快产业联动发展。以建设皖北(淮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重点,围绕五群十链产业领域,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补齐、壮大、拓展创新型现代产业链条,形成与沪苏浙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推进与上海申能、上海电气、中国宝武等大企业合作,吸引更多企业来淮投资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我市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高端攀升。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省际毗邻地区深层合作,支持县(区)、开发区与沪苏浙开展结对共建,探索创新跨省合作共建园区运行机制,支持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三区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及合芜马等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要素投入共担和财税利益共享机制。

全面融入徐州都市圈。深入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与徐州干部互派挂职、园区合作共建、资本项目对接、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民生共享、人才共享等方面对接联系围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合组建特色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放大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总体框架内,加大淮徐协同发展力度,提高淮徐一体化水平,以合徐高速、徐淮宿城际铁路等为主轴,以徐州、淮北和宿州三市主城区为核心节点,带动沿线中小城镇,打造皖苏交界区域的徐淮宿都市连绵带。加快推进淮北至徐州城际公交开通,积极谋划淮北至徐州轨道交通项目。利用既有青阜、符夹、陇海等铁路线路,深入开展淮北至徐州市域铁路研究工作。加大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对接,多通道开展多式联运项目合作。共建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更高水平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两地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医疗教育等方面拥有同城待遇

专栏4  淮北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

濉溪县。鼓励濉溪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大学在材料领域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落实与上海康桥镇、上海浦江镇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争取两地在园区档次提升、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承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成立濉溪上海财大科技园产业合作推进工作小组,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园建设、基金筹建、专家库筹建和产业导入。开展省际合作共建,加速推进昆山濉溪省际合作园区建设。

相山区。加强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浙江省长兴县、江苏省昆山市等地沟通对接,加快共建沪皖相莘产业园、浙皖相长产业园,探索完善产业转移、园区共建、交流互访的合作机制。深化与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昆山市电子信息协会、江苏省半导体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以及赛迪、芯谋等专业咨询机构和招商平台的合作关系,搭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招引一批优质重点企业。

杜集区。深化与徐州铜山区合作,与昆山、徐州、苏州、台州等沪苏浙城市中产业相近园区建立友好关系,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对口合作机制。依托杜集经济开发区创新产业园二期和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采取托管园、园中园、共管园等方式,建立税种分享、项目利益分享等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烈山区。深化与徐州经济开发区交流合作,推动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平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建立电子信息、新能源、机械制造、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材产业招商项目库,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扩张机遇,瞄准电子信息等产业精准招商,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沪苏浙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园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合作机制,搭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深化与大连化物所、淮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加强与中国电建、中国化学等央企国企的交流合作,争取央企项目布局园区。力争与泰兴化工园区、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等先进园区交流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第四章 实施更加积极的城镇人口集聚策略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意愿、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提升外来人口集聚活力,构建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

第一节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坚持存量优先、循序渐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以城中村、城郊、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为重点,推动有条件的区域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推进力度,重点促进在城区居住或就业缴纳社保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加强落户政策宣传,简化户籍迁移手续,开通线上申请审核系统,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便利性、归属感、获得感,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意愿。完善居住证制度,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鼓励地方政府提供更多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提高居住证持有人城镇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务的实际享有水平。

有效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迁移。顺应农民日益增加到城镇安家就业需求,补齐城镇短板弱项,全面改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引导转移人口有序向东部新城、高铁西站片区和南部次中心等新城新区有序转移,有效吸纳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城乡兼业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机制。提高城市包容度,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大力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城市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

第二节 持续扩大外来人口集聚规模

坚持来了就是淮北人发展理念,顺应人口流动规律,畅通产业就业聚人、优质服务引人、优美环境留人等途径,积极吸纳外源性劳动年龄人口,促进卫生医疗、市政服务、工程建设等城市发展和服务领域的外来从业人员稳定流入。完善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及专业技术人才来淮就业政策,持续提升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等院校毕业生留淮规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淮就业创业。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落实新阶段江淮人才政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推动五群十链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简称淮北产业人才政策16深入实施新时代相城英才计划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动人才链服务产业链。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力度,探索建立淮北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制度,加快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第三节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及融入城镇的体制机制问题。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以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为路径,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严格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制度,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方便人口流动。探索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继续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已购房未落户的常住人口子女就读民办普惠幼儿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坚持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对于公办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十四五期间,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以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水平,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保障范围。

促进城镇就业创业。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提高其在城市稳定就业能力,切实提高其进城后的生存发展能力。积极与就业单位对接,加大政府部门与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对参加各类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公平竞争和平等享有公共就业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拓展劳动者就业新空间,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16万人。

专栏5  就业创业重点建设项目

淮北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濉溪经济开发区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濉溪县失地农民创业园,相山区人力资源产业园、高铁西站片区创新创业中心,杜集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段园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烈山区农村电商扶贫建设、古饶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等项目。

第四节 创新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允许进城落户农民继续保留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稳步推进农村各类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制度。积极探索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加快推进杜集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建设。

完善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的激励机制。深化人地挂钩政策,完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推动常住人口增长规模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障相匹配。完善人钱挂钩政策,提高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和省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继续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第五章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打造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更好满足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全面发展要求,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空间。

第一节 建设绿色和谐的宜居城市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鼓励运用各类大数据分析人口集聚和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并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就近入学入园。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成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健全县(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发展综合性托育服务和社区托育服务,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35平方米的标准,布局集卫生、就业、社保、文体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市场和社区配送投递、超市、菜站、家政等便民服务,着力打造一批便利群众生活的“15分钟生活圈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场站体系,优化加密公交换乘中心、城乡公交线(站),积极发展大站快车、接驳公交、社区公交、通勤班车、定制公交等特色服务,建成全域公交网络,建设淮北市、淮北西站、濉溪县等公共客运枢纽。到2022年,淮北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车辆保有量达840标台左右,到2035年达 2080标台左右(包括备用车辆数)。按照窄马路、密路网、微循环方式,构建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加快人民西路、惠黎西路、凤凰大道、龙昌南路、繁华北路、青年东路、北外环路、开渠路等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发展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占道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通过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公共建筑配建、新建立体停车场等方式,增加公共停车泊位,同步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全面推进水电气热讯等地下管网建设,在新城新区和开发区全面施行地下综合管廊模式,建立各类管网强制入廊机制。十四五期间,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9%采取集中式或分布式等多种供暖方式,加快城市供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送投递设施,建设统一分拨中转的公共配送中心,合理布设不同类型的智能快件箱。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治理问题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工作。针对老城区功能偏离需求、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存量片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突出以城市片区为单元系统化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市生态、功能、安全、数字、消纳等肌理建设。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因地制宜确定改造范围、内容、标准,全面改善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加强城市旧厂房改造利用,通过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功能等方式,将老旧厂区等工业锈带改造为生活秀带、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或文化旅游场地。推动有条件老旧街区打造街区经济,实现品质高端化和业态多元化。按照城市标准对城中村进行整体重建或修复修缮,探索政府引导下的工商资本与农民集体合作模式。到2022年,市、县区形成较完备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到2025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应改尽改;有条件的县区,力争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构建多元化住房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防范房地产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定期公开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展情况,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加快建立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引导企业租赁分散式住房,集中改造后开展租赁经营,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资产配置持有住房用于租赁经营。扩展房企物业服务范围,鼓励其承担社区服务职能,合理引导房企共建产业园区。

 

专栏6  城市更新建设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相结合,各部门加强引导和规划统筹协调,以完善功能为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改造供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线,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

老旧厂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大唐电厂等老旧厂区改造,通过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和发展工业旅游等方式,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发展新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

老旧街区改造工程。改造友谊巷等一批老旧街区,推动划调整、功能变换和产权转移,注入文化传承、购物消费、休闲旅游等功能,引导商业步行街、文化街、古城古街打造市民消费升级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

城中村改造工程。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优化空间结构、改善居住环境,完善设施服务,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三方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适时推进城中村转换集体建设用地性质。

城市双修工程。实施城市生态修复,重点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水体、湿地、绿地、植被等。实施城市功能修补,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推动功能设施、公共空间、城市风貌、老旧城区等方面的修补。

第二节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健全城市风险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城市常态化风险管控和治理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疫情预警、救治、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重要应急物资收储调配机制、基本生活用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宣讲教育,健全防灾减灾演习机制。全面推进城市体检,找准城市病根源,系统、科学、精准地进行风险治理。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城市既有建筑灾害设防标准,完善防御设施,健全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预留应急空间。强化平战结合,引导商场、电影院、体育场馆等密闭场所完善场地设置和通风系统,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相山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区试点建设。健全市政公用设施常态化管控机制,确保设施运行稳定安全。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化学品和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安全整治。完善交通物流、供电供水、信息通讯等生命线备用设施。增强生命线工程和防灾空间冗余度,在规划中预留用于救援安置、物资集散的战略性备用地。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应急广播系统。

推进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健全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构建重大疫情分级分层分流医疗救治体系。完善120急救中心和急救体系建设,强化救护车辆、急救网络、急救站点、救援设备、急救物资、急救通讯设备等配置。完善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设施和疾控中心功能,增强传染病科室和重症监护室诊疗救治能力,优化发热门诊等疾控网点布设。预留应急防疫空间,确保改建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增加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卫生死角,补齐公共卫生源头短板。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统筹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淮北市雨污分流工程、淮北市引闸入化明渠除险加固工程、烈山区山洪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东部山区防洪排涝治理工程、西部沿山水系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凤凰山排涝站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新沱河治理工程、闸河治理工程和龙岱河堤防标准提升工程,推进大中型水闸、泵站改造,全面启动城市重点防洪工程和堤防全面达标建设,完善防汛监测预警、应急抢险体系等非工程措施,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到2025年,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推广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加快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的雨水利用系统。

专栏7  韧性城市建设计划

公共卫生防治救治。建成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并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

城市内涝治理。提升改造城市蓄滞洪区、堤防、护岸、河道排洪工程、排水管网、泵站雨水收集设施和应急抢险设施。到2025年,城市全部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建立完善排水防涝体系。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借鉴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推进淮北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形成城市安全发展的淮北样板

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医疗等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储备资源信息库,充实储备品种规模,突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优化应急物资末端配送网络。

第三节 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围绕建设发展活力更足的创新淮北目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越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对企业研发环节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奖励补贴力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应用研发到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建立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和留住机制,培育引进一批科研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务区。开展城市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激发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创新创业积极性。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培育诚信、宽容的创新文化,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成为引领淮北发展的强劲引擎。

构筑创新创业新平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成投用市科创中心,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计划,加强与上海交大等大院大所合作,支持陶铝新材料研究院、中科(淮北)产业技术研究院做优做强,建设陶铝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工业厂房、楼宇、街区等存量载体资源,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落户我市。争创省级青年创业园和省级留学生创业园。到2025年,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平台提档升级,主要创新指标争先进位,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家以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部分改革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引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建设产业根基更强的实力淮北目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纳米陶瓷颗粒(TiB2)增强铝基复合配料大飞机蒙皮、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高频高速柔性电路板、虚拟现实技术、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升级、新型医药中间体、生物技术、微特电机智能制造等领域,每年择优遴选实施主体,持续推进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金融、人力资源和服务外包。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培育共享出行、配送投递、新零售等新模式。发展城市夜经济,增强城市活力。

加快建设科创大走廊。按照核心驱动、点轴推进、协同联动、错位发展导向,构建一廊、一带、一脉字形空间格局,形成以梧桐路为科技创新主轴,串联市高新区(龙湖)、东部科教新城、青龙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市高新区新区的南北向带状空间,在大走廊沿线布局不同功能的科技城、孵化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科技创新中心等,推动形成成片发展的科教基地和高科技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以东部科教新城为载体的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以北翼龙湖片区为载体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区和以南翼烈山片区为载体的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专栏8  创新平台和创新园区建设

濉溪县创新科学城、中科院安徽濉溪科技服务中心、濉芜产业园双创孵化园、濉芜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濉溪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园、濉溪经济开发区铝立方创客中心、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创新平台;相山经济开发区双创信息产业园、源创客科技孵化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淮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杜集区未来智创中心、杜集区科创园(一期)、杜集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万马淮海(段园)智造产业园、众信创道智造产业园;烈山区华翊文创科教城、烈山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孵化基地;市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科健兰(淮北)生物科技双创基地。

第四节 建设泛在互联的智慧城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充电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深化光网城市光网乡村建设,加快5G核心传输网改造升级,打造支撑5G基站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数据传输需求的全光通信网络,积极创建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市。重点推动5G基站和配套设施落地,建设2400个以上5G基站,中心城区、开发区、产业集中区、主要景点等区域实现深度覆盖并规模商用不断提高城镇5G网络用户普及率城市泛在智能感知网络进一步健全,力争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省前列。

提升公共数据平台。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各环节中,不断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部署城市大脑,提升城市整体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覆盖全市、规范共享、统筹利用的大数据平台。以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网、市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为重点,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立城市公共设施数字档案。打破城市各领域信息孤岛,加快推动各级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依托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建设行业数据大脑和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

加快智慧化应用。构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社保、民政、市场监管、税务、证照证明等服务的智慧化应用。开展“AI+政务应用,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大力推动智慧化生活应用,发展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和无人驾驶。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平台作用,为居民提供更多线上生活服务及办事便利。构建互联网+监管体系,提升权力事项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问题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完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信息平台,推动智能手段在人流监测、城市安防、打击犯罪、综合治理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事件洞察能力和联动处置效率。

专栏9  智慧城市建设行动

智慧市政。搭建城市信息建设信息模型(CIM)技术平台,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物联网应用,改造建设信息系统,部署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供暖等感知终端。

智慧楼宇。统筹推动移动物联网和楼宇物联网感知设施、物联网平台等部署,构建覆盖全域的楼宇物联网设施体系,推进智能机电设备、智能消防、智能电梯建设。

智慧社区。建立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家庭安防监控设备、健康监测设备等与社区联网,构建社区停车资源共享平台和智能调度引导系统,发展无人物流配送。每年选取3-5个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

智慧交通。推广数字治超新模式,建设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协同云平台,加快新一代智能监测设备设施在重要路段路口、公共交通场站、旅客集散地、物流园区等重点部位的建设和应用。推进智慧公交、车联网、5G、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创新应用,拓展交通出行、汽修驾培、物流运输等信息服务载体,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智慧化需求。

智慧城管。围绕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目标,按照三级平台(市、区、街镇)、五级应用(市、区、街镇、网格、社区)的基本架构,打造“1+N”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1”即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部件、事件问题,“N”即逐步纳入的各专项应用系统),构建淮北市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体系。

智慧公安。加强智慧警务站、智慧社区警务室和智慧公安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图像识别、图文识别、文本语义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推进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建设,推动警务数据共享,全面提升立体防控、快速处置、精准打击和便捷服务等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分级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全面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

智慧应急。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应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三大系统,推进“6+N”重点领域应急系统建设(“6”即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等领域,“N”即煤矿、民爆、消防、农业、气象等领域),以数字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智慧监管。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市场监管数据归集和整合,驱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功能,联通各级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

智慧教育。以淮北市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推动智慧应用与教学、学习、管理、校园生活、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提升智慧学校基础设施环境,推进光网教室、多媒体教室、创新实验室建设,普及移动学习终端,发展场景式、体验式学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驱动,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淮北市特色教育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

智慧社保。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的发行服务、身份认证、信息交换、接入控制、应用管理、业务调用、数据分析等服务管理功能。搭建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环境,加快推进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升级和用卡环境改造,为持卡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时效性的公共便民服务。逐步实现长三角地区居民服务一卡通办以及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的同城待遇

智慧养老。推进全市智慧化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紧急救护、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物品代购等综合化智慧养老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用互联网+”打造一批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构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智慧文旅。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小程序,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信息,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淮北。打通市级智慧旅游平台和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与全省实现旅游数据交换共享。

第五节 建设生态宜人的绿色城市

构筑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坚持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理念,有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构筑一带、一屏、五楔、多廊的都市区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生态底色更靓的美丽淮北。完善城区中心湖带,提升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全面提升两石、两园(石质山、石榴基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打造环城绿廊。保护提升相山、南山、塔山、龙脊山生态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深入推进濉溪县和杜集区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建设,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淮北标杆。持续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推进花山公园、泉山公园、朱庄生态湿地公园、萧濉新河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提高公园绿地覆盖率。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加强古树名木、湿地保护,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植物应用。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1平方米,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特色风貌更加彰显。

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深做实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抓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先行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快丁楼污水处理厂扩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基地管委会污水处理结晶盐等项目建设,加大运营维护管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对市区内31座雨污水泵站改造,推进淮北市数字化智慧排水管理平台(一期)建设,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到2025年,新建污水管道20公里,改造污水管道15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41公里。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总量控制双考核责任制度,推进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措施,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个专项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源排查,加强土壤污染分类防治,争创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提倡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成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显著提高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能力。继续推进采矿废弃地、采煤沉陷区修复和再利用。

推进低碳化改造。制定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巩固深化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成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发展含绿量、生态含金量。控制全市化石能源开采和使用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生产体系。实施重点工业行业减污降碳行动,逐步降低工业排碳量。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推进绿色改造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改善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条件。提升节水水平,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严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深化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推广绿色消费,鼓励购买高效节能节水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环境服务等绿色产业,鼓励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

专栏10  绿色城市建设行动

城镇园林绿化提升。重点实施城镇园林绿化、城镇公园建设、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单位小区绿化等建设工程,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林绿地系统。

城镇环境治理工程。濉溪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相山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杜集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烈山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雨污水泵站改造)、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濉溪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生态环境提升、濉溪县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相山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杜集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烈山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等项目。

绿色制造。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建设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化工、建材、食品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

绿色建筑。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加强对四新技术及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结合旧城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绿色出行。统筹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合理划分路权,改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鼓励、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到2035年,完成步行和自行车道体系建设改造。

城市节水行动。强化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对非工业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推进城区中水回用等再生水利用设施。到2025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六节 建设包容共享的人文城市

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深度挖掘史前文化、孝贤文化、楚汉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雕塑文化、矿山文化、食品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隋唐柳孜运河遗址),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国际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的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和业态提升,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古镇保护,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地标性街区和建筑。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保护机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严格紫线管理。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综合利用,进行科学、适度的活化开发,使保护与开发形成良性循环。

塑造城镇新风貌。立足淮北特色文化,加强城市文化战略研究,强化城市文化功能,完善文化设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加快中心湖带、临涣古镇、烈山窑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口子酒文博园、乾隆湖及濉溪石板街等项目建设,支持县(区)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特色小镇。在旧城改造中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在建设新城新区中融入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元素,与原有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在中心湖带开发和利用中,注重文化符号和文化设施的融入和布局,提升中心湖带整体开发文化内涵和品位。加强城市设计引导,促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衔接,将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绿化景观等要求纳入规划条件。加强对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等要素的建设引导,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铸造城市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培育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新文化。推进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临涣古城墙、颛孙子张文化园等文化博览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积极彰显和弘扬城市文明成果,培育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和文明风尚行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加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帮扶礼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放大美城大爱品牌效应,持续建设好人之城。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淮北先锋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放式党校、“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农民文化乐园、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淮北党史资源,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功能作用,大力弘扬淮海战役三全精神和小推车精神。顺应现代社会对娱乐的多样化需求,精心培育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将文化创意引入旧城改造之中,打造更多具有淮北特色的文化品牌。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加快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关注一老一少等特殊群体,营造包容多元文化、富有亲和力与归属感的城市生活氛围,不断推进生活品质更高的幸福淮北建设。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进社区公园无障碍设计改造提升,构建全龄友好、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实施适老化示范房建设改造工程,探索制定全市居家养老激励政策。

专栏11  人文城市建设行动

保护历史底蕴厚重的古镇。加强柳孜大运河文化遗址、临涣古镇、百善老街、濉溪石板街等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街区的保护,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强化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整体性保护,规范落实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要求,塑造特色城市风貌与文化。

改造建设特色浓郁的旧城新区。尊重当地居民意愿,融合本地特色、现代时尚以及外来文化等文化元素,倡导在原有街区风貌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坚持旧城改造与特色街区相结合,新城建设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思路,推动建设形成具有浓厚淮北特色的旧城新区。鼓励利用老工厂、老街区等打造高品位的文化创意基地。

加快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加强一老一少保障,推动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提升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托育设施水平,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第六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等高对接沪苏浙城市,树立全周期城市管理理念,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城市运营和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建设社会治理更优的效能淮北。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治理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全面倡导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规划理念,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镇风貌特色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引导,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规模体量、空间格局和开发强度。促进城市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规范性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探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制度。全面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加强对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等要素的建设引导,避免千城一面,塑造城市风貌。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城市空间开发保护的底线管控,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统筹老城新城、生产生活生态、地上地下等空间开发利用。强化存量空间更新指引,合理控制老城开发强度,增加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推动新城新区工业、商务、文教、生活、行政及交通等功能科学衔接与混合嵌套,实现职住平衡。探索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挂钩机制,改革创新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建立工业用地产出效率激励机制,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供应机制。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居住用地比例,保障与城市人口规模需求相适应的民生类设施用地供应。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

第二节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把精细化管理融入到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城市工作各环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监督、综合评价,推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从群众身边小事抓起,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标准,强化城区主要道路、重要路段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坚持依法治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提供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社会组织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提升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保障居民民主权利。持续组织申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创建。支持濉溪镇、双堆集镇芦沟村、渠沟镇徐集村、段园镇大庄村开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

优化城市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一组一会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管理创新,推动城乡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镇(街道)、村(社区)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打造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基层管理机制经验,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化平台,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深入推动三社联动,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联动机制,构筑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撑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补足三社中社会工作发展短板,探索提炼三社联动淮北样板,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 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推动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依法简化行政层级,探索市直管街道、区直管社区,实行扁平化管理。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整合力度,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科学配备、动态调整人员编制健全城市综合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强化市政、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明确执法权责和行为规范,提升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水平。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因地制宜依法赋予街道行政执法权。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加快建设政务云平台,完善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健全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提供无差别、全覆盖、高质量、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根据区域发展规律和城市互动联系趋势,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功能区融合发展,稳妥有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做大做强中心镇,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第四节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统筹考虑项目属性和投资周期,科学组合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项目,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工具,探索项目综合收益平衡机制。优化资金期限结构,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满足城镇化发展中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积极通过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建设拥有运营移交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模式。创新建设运营模式,提升国有资本经营能力,培育市政公用设施专业化投资运营企业和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政府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健全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政府举债融资全面纳入预算监管,加强对融资平台全口径债务管理和动态监控,坚决防止因新型城镇化建设而新增隐性债务。建立健全投融资风险管控机制,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第七章 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有序开展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服务融合、设施融合、产业融合,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度打造城乡融合的淮北样板

第一节 推进城乡要素融合

推进工商资本下乡。打通城市资本下乡通道,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保费补助、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业服务业,进入乡村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绿色循环产业、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加,不断扩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覆盖面,鼓励利用好农产品期货市场。稳妥探索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等农村抵质押产品创新业务。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和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险种。推进农业大灾保险工作,认真落实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

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专家大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力争到2025年,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00名。建设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开展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引导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创业。支持凤凰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增效,推进杜集区、烈山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推动人才下乡返乡。制定人才加入乡村制度细则,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有相关权益,探索以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吸收人才入乡。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离岗创新创业,推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基层农技人员倾斜。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通知》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鼓励申报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项目、省级返乡入乡创业优秀企业家等。对濉溪县专业技术人才较为集中的农、林、水系统基层单位,探索开展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试点工作

探索农村权益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筑物摸底调查和登记颁证,加快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推进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励机制,依托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项目健全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拓展交易范围和功能,建立覆盖镇(街道)的农村不动产登记窗口。

第二节 推进城乡服务融合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公平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县(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建立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制度。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推进医防融合,促进县(区)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开放服务场馆,提高开放服务质量,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政策举措,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25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99%以上。

 

专栏12  城乡公共服务建设项目

教育建设项目。淮北理工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市第一实验小学(南湖校区)、市第二中学(南湖校区)、市第五中学扩建,濉溪县南部次中心示范高中、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濉溪县委党校,相山区高铁西站片区学校、滨河学校、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恒大校区、纺织中学新校区,杜集区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改扩建、龙湖学校、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杜集高级中学,烈山区绿金学校、淮北市第七中学改扩建、安徽师范大学洪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建设等项目。

卫生健康建设项目。市公共卫生中心,濉溪县南部次中心新城医院、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濉溪县河西新城医院、濉溪县双堆集新城医院、濉溪县中医院和县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相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杜集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烈山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

公共文化体育建设项目。市大剧院,市刘开渠美术馆,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改造和展陈提升工程,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中心,大唐电厂、矿区铁路、杨庄煤矿等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四铺镇大运河生态文化园、淮海文化产业园、临涣古镇保护与展示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淮海战役支前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展陈设施提升、濉溪县南坪镇体育中心,相山区全民健身中心、相山区黄里风景区,杜集区南山景区改造提升、颛孙子张墓保护和展示利用,烈山区龙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烈山窑址基础设施建设、南庄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

养老服务建设项目。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淮海健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濉溪县刘桥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淮北银华康养综合服务中心、濉溪县乡村医养结合、铁佛镇医养结合示范工程及互联网+养老工程,相山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相山区长山颐养城,杜集区南山康养示范园、梧桐康养示范基地,烈山区东部新城医养中心、烈山镇蒋疃康养服务中心等项目

第三节 推进城乡设施融合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补齐乡村设施短板。加快推动水、电、路、气、冷链物流、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周边镇、矿区、农村延伸和覆盖,推动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以供水水源、重点水厂为依托,优化输水线路、配水管网,合理确定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将农村分散的、独立的供水模式转变为集中的、联网的、现代化的供水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加快天然气第二气源宿州淮北项目建设,推动天然气管网由县(区)向镇、农村社区延伸,完成东外环第二门站、南坪接收门站等燃气场站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优化电网骨干网架结构,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进公路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支持城郊承接城市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疏解,在乡村合理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配送投递设施和农贸市场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乡通道。完善乡村入组入户道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达性。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推动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农村布局。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防灾设施建设,加强暴雨洪涝、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黑臭水体日常运行管理,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

 

专栏13  乡村建设行动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度,重点解决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加速推进农村公路联网成环、提档升级,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到2025年,全市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400公里以上。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实施群众喝上更好水工程,加强地表水厂建设。配合城市道路改造、延伸、新建铺设供水管道,向市区周边区域辐射,农村饮水纳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农村供水自动化管理,进一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到2025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1816工程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到2025年,推进10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80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6个美丽乡镇服务工程提升外延建设。

农业人才队伍壮大工程。打造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和信息化平台学习,发掘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培养本土能人。实施农业技能人才技能等级提升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到2025年,培育高素质农民达5000人。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到2025年,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150家,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家。

第四节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守耕地红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落实淮北市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扶持政策,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项资金,加大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等方面支持力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种业强市。推进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水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强蔬菜标准园建设,推动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发展规模畜牧业,实施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发展特色水产业,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在6万亩左右。

提升城乡产业融合质量。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补链强链,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提升淮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内涵和价值。推动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推进濉溪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深化百善镇、渠沟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加快相山区、烈山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支持榴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依托相山区和烈山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淮北国家农业科技园、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凤凰山现代农业示范区、榴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载体,积极发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化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支持濉溪县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县。到2025年,全市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个以上。

专栏14  现代农业建设项目

农业生产项目。200万头良种生猪养殖基地、3000万只优质肉禽养殖基地、5万头肉牛养殖基地、2万头高产奶牛养殖生产基地、6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2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30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特色种植业基地、50万亩小麦良繁基地等。

农业发展提升项目。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种业发展提升工程、现代产业园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淮优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濉溪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濉溪县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建设、相山区农业产业融合先导区、杜集区农业产业融合先导区、烈山区农业产业融合先导区、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第五节 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统筹拓展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优化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环境,推动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落实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政策,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探索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类梯次开展先行示范镇、正常推进镇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立更加有效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领导,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新型城镇化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第二节 健全协调机制

切实发挥市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县区政府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和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教育、就业社保、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市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要制定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人才、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第四节 强化项目支撑

加强重大产业、现代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谋划,推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明确项目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实行动态调整、分类管理,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规划和城镇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规划实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总体可控。

第五节 实施督导评估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细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计工作,建立常住人口常态化统计机制。强化日常监测和督导,定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问题。健全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机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词 解 释

1. 五个淮北:即建设发展活力更足的创新淮北,建设产业根基更强的实力淮北,建设生态底色更靓的美丽淮北,建设生活品质更高的幸福淮北,建设社会治理更优的效能淮北。

2. 一地两区一城:一地即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两区即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一城即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

3. 五群十链: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5个产业集群,陶铝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纺织服装、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10条产业链。

4. 一带、一屏、五楔、多廊:一带即中部湖链生态发展带,朔西湖-绿金湖-南湖等多个生态湖泊及南部生态田园等构成的中部湖链生态轴,形成南北生态通廊,占据城市核心生态地位;一屏即龙脊山生态屏障,依托龙脊山山脉在城市东部形成绿色生态屏障;五楔即相山生态绿楔、凤栖湖王引河生态绿楔、化家湖化家山生态绿楔、萧濉新河生态绿楔以及南部田园生态绿楔,从不同方向将城郊生态资源连通并导入城市,构成城市生态骨架;多廊即结合现状和规划的公园、水系、道路、绿道、防护性绿带等形成的生态廊道。

5. 两石、两园:石质山、石榴基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

6. 一组一会:一组是指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一会是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把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工人、老干部等乡贤能人动员起来,民主推选组建57人的村民理事会。

7. 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长远来讲,城市能够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8. 城市更新:指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9. 智慧城市:指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10.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docx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