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JY10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08-20 09:31 字号:

王昌岭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一是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紧紧锚定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北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目标,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季度,全市GDP增长5.1%、高于去年同期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为近三年最好位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0%,高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为近三年来最好成绩;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2%,居全省第1位。二是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印发《淮北市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工程实施方案》,完善分层分级调度、红黄绿亮灯预警、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专班等工作机制,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累计组织省、市集中开工活动6次,集中开工53个项目,总投资215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5月,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45.6%,较去年同期(33.9%)提高11.7个百分点。编排2024年第一批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421个,年度计划投资538亿元,较上年全年完成投资增加45亿元、增长9.1%1-5月,我市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91.7%,居全省第2位,其中A类项目开工率100%,居全省第1位;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43.3%,居全省第6位。

(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定实施《淮北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细化工作举措,清单化推进落实。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8000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其中,濉芜现代产业园双创孵化园建设项目厂房已封顶;段园袁庄路、袁马路等新型功能区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深化徐州淮北结对合作帮扶,印发《江苏省徐州市与安徽省淮北市结对合作帮扶2024年工作要点》,推进实施10大领域、37个年度合作事项。制定《徐淮结对合作帮扶专题合作组运行机制实施方案》,设立产业、徐淮结对园区、教育、医疗、文旅、交通等6个专题合作组,牵头落实合作事项。加快徐淮产业合作园区实体化运行,编制《徐淮产业合作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投资15亿元的色耐特汽车轮毂制造、5.6亿元的好运达机械制造等项目顺利签约。协同推进《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修改完善,加快融入淮海经济区发展。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持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主城区能级加快提升,东部新城配套不断完善,高铁西站片区、绿金湖西岸片区建设有序推进,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提速。今年以来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完工72.762公里,完工率52.3%。城镇公交通行率100%,符合通行条件的建制村公交通行率100%。建成快递服务站点360个,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19个,全市279个行政村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在全市范围37个试点村动员1.6万余户农民入股,流转土地4万余亩,吸纳社会资本2411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27.79万元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共1007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新办理居住证(实体证)957张。

(三)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一是工业转型升级。聚焦新材料,扎实推进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1-5月份,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先进高分子基地分别完成产值70.1亿元、56.3亿元;实现税收2.96亿元、1.7亿元;完成投资2.61亿元、13.92亿元。做好新材料产业月度监测工作,1-5月份,我市纳入省双招双引平台新材料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106.8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65.4亿元;已开工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0.3亿元;已投产项目12个,总投资21.1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印发《淮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度工作要点》,加强工作统筹推进。积极争取省预拨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引导资金3000万元。20241-4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入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6.3%。新签约新能源汽车项目21个,总投资79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31.4亿元;新投产项目2个。20241-5月,淮北市共建设充电基础设施2384台,公共充电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81.76%。车桩比由2023年的2.91提升到2.21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市县乡充电桩全覆盖的城市。二是服务业发展壮大。定期召开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占GDP比重达57.2%,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是近三年来最好成绩。1-4月,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8.9%,居全省首位。持续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淮北汽贸后市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安徽神华肉制品有限公司万吨肉类冷链集配中心、淮北矿业集团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24年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20万元。淮北矿业集团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24年度省级供应链示范平台三是稳定农业生产。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居全省第1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成三大食品加工园区,打造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4月,全市新增绿色食品招商引资项目44个,项目总投资32.912亿元。做优肉牛产业集群。形成年加工300万吨饲料,年屠宰加工500万头肉猪、10万头肉牛、1.5亿只家禽的生产能力,肉牛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4亿元,增幅8.2%四是创新驱动逐渐凸显。1-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6.7%,居全省第8位,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2%1-5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5%,较1-4提高0.4个百分点。深入与中科大、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1-5月,全市已登记产学研合作协议222项,技术交易额约7600万元;正在洽谈的产学研合作协议23项,比上年同期增长21.1%,交易金额增长27.5%;获批省重点实验室6家,省企业研发中心15家,上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显现。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3家,其中集聚示范区5家。

(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一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3个,计划投资46932万元,目前,各计划老旧小区均已开工,开工率100%建设城市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火车站东口袋公园、祥和园等共计12个口袋公园建设(含濉溪县3个),总占地面积约3.8万平米,新增绿道12.8公里。今年以来通过新建住宅小区、公共建筑配建,闲置地块改造等方式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2660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50个。加快改造供燃供水设施,燃气中压管网已铺设7.5km,老旧管网已改造6.3km,立管锈蚀改造1.6km;完成改造供水管网6.18公里,二次供水设施26座,淮北市地表水厂已完成投资5.0996亿元,其中2024年完成投资1.9165亿元。二是加速布局新能源基础设施。1-4月,新增新能源装机24.9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到167.4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04.8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5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12.6千瓦。加快地区储能发展,新增电网调节能力15.8万千瓦。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淮北皖能储能电站投运,韩村8.5万千瓦光伏发电、南坪8万千瓦风电、双堆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加快推进濉溪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截止5月,濉溪县分布式光伏已建成并网27.7万千瓦。三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开展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估,获批2024年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5.06亿元,为近7年来最高。全市2024年度拟采取工程方式治理计划共6427.5亩。依托杜集区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争取2024年度重点地区转型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资金5060万元。濉溪县纳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试点,2024年拟推动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约9.8亿元。杜集区朔里镇、石台镇、段园镇以及濉溪县五沟镇、百善镇5个独立工矿区27个项目累计投资26.6亿元、投资完成率66%

(五)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一是逐步提升医疗水平。淮北市共有6家三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人均三级医疗机构资源处于全省中上,皖北领先;淮北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占地320亩,规划设置床位1477张,总建筑面积22.37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建设处于皖北乃至全省一流水平。高水平医疗合作不断加强我市累计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53项,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做大做强优势学科,拉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搭建在淮看全国名医平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国内最权威的专家二是均衡教育资源。组建“1+N”模式教育集团,全市共组建紧密型、合作型教育集团16个,带动了25所薄弱学校快速发展。上报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31296万元,拟申请中央投资18776万元。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5月底,全市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9.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8.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5.5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21%97.39%100.0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35.3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84%。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已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9371.01万元,同比增长6.57%,惠及企业7555户,同比增长12.96%。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持技能提升政策,已为5489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47.8万元。

(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健全“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紧盯国家、省政策动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产业扶持政策,修订完善《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2024版)》。1-5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956户,预计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11.34亿元,兑现产业奖补资金3000万元。二是深入推进免申即享落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前置审查机制,审核公共政策审查5件。细化惠企政策颗粒度拆解和皖企通录入,集中统一发布、多渠道推送。截至5月底,全市共上线惠企政策851项,其中免申即享政策为662项,占比78%、较2023年底上升21个百分点,兑付政策资金2968.77万元,惠及企业258家次。全面落实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40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解决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三是降低生产成本助企纾困。落实淮北市制造业企业用水用气成本补贴工作举措,确保制造业水、气生产要素成本皖北最低1-5月,累计为352家制造业企业降低用水成本121.15万元,为229家制造业企业降低用气成本259.4万元。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节约办电成本2650万元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能,企业核准申报提交材料由10项精简至4项、企业备案由2项精减至1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由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企业备案由法定时限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压减率达56%四是多措并举做好清欠工作。各级清欠部门率先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专项行动,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全面排查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对住建、交通、卫健、水务、农业农村、教体等部门及市属平台公司排查,集中力量防范和化解本地区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在市经信局门户网站公开淮北市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平台举报热线及邮箱,及时处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案件。经过多方努力,清欠工作平稳进行,清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助力中小企业轻装前行。

(七)人才政策优化升级。一是吸引大专院校人才留淮针对性出台了创业补贴、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和专项补贴内容。如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淮创业的,给予最高1万元创业补贴。对企业引进符合岗位要求的硕士、本科、大专及中专(技校)毕业生,3年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600元生活补贴,在淮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对驻淮院校毕业生留淮或外地院校淮北籍毕业生回淮工作的,3年内另给予500//月的专项补贴。二是落实3.0版人才政策。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科学设置综合考核人才工作指标,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季度赛马和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并将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个人纳入高质量发展表彰范畴和领导班子评优、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积极主动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发挥线上线下渠道作用,线上在皖事通内建立网惠淮才服务专题,线下采取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及时准确将人才政策宣传出去,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穿透性。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1.48亿元,带动就业2105人。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创业者6879人,科研人员创业56人,高层次创业团队17个。

(八)购买服务不断规范。一是规范程序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领域和项目。完善专家库组建和管理,清理无用专家库。二是公开择优确保质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费随事转,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强化监督绩效考核。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服务期限结束后,对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同时,及时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于群众反应问题比较严重的,给予问责和退出。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咬定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常态化开展形势分析研究。全力以赴抓执行、抓推进、抓见效,精准调度、综合施策,着力稳增长、稳预期。针对有缺口的领域,抓紧补差补缺,切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落实市委全会提出的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工程,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做好项目增量、扩容、提质文章,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深入开展红黄绿三灯预警,对应开未开、应竣未竣、进度滞后的项目,实行一项目一策现场协调服务,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精选储备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紧迫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加快完成前期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开展项目申报,全力提高申报成功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攻坚,建立一业一班专项推进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落实《淮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谋划推动重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动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两个战新基地集聚发展和平台建设。加快培育低空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做大做强服务业。积极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支持和培育服务业企业,推进服务业企业个转企”“小升规,不断提升服务业主体总量。发展现代农业。聚焦绿色食品产业,印发《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打造皖北乃至黄淮海地区绿色食品产业聚集地,加快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食品产业基地。坚持科技强农,依托市农科院,密切与省农科院、中农大合作,推进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打造种业强市。实施创新驱动。完善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制度,力争实现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重点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应用的主体。

(三)扎实开展双招双引。持续开展招才引智构建具有淮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全面营造爱才惜才良好氛围,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淮就业创业,提高本地高校毕业生留淮率。制定实施新阶段招才引智政策,落实新阶段江淮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相城英才计划,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建立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争取更多人才团队纳入省重点扶持范畴。围绕五群十链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产业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驻外招商分中心、产业招商团招商顾问作用,密切与重点央企、知名民企对接,加强与头部基金公司合作,深化与商协会交流,办好各类节会展会。优化招商评价方式,突出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四)推进区域城乡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加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以及沪苏浙重大合作交流活动,推进县区、园区与沪苏浙城区深化战略合作。深化徐淮结对合作,充分发挥徐淮结对合作帮扶各专题合作组功能,聚焦产业、园区、教育、医疗、文旅、交通等重点方面,着力推动恳请帮扶事项落地落实。高水平建设徐淮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推进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推动7条支持政策取得成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东部新城、绿金湖西岸片区、高铁西站片区等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持续加快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村闲置住宅,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建设。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推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电商主体培育,打造特色农产品网货品牌。

(五)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聚焦省委赋予淮北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定位,全面落实《淮北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我市碳达峰重点任务落实和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能耗在线监测,对重点用能单位持续开展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严格新上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实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推进国安电力二期燃煤发电机组等能源项目建设,争取淮北第二气源(凤阳-宿州-淮北-徐州省际天然气干线管网)及濉溪支线早日获得核准批复。加快推动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固废综合利用集聚度。围绕十四五期间省下达的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一区一策编制已关闭煤矿未治理沉陷区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方式及完成时限。加快实施杜集区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积极推进濉溪县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和段园镇、朔里镇、石台镇、百善镇、五沟镇等5个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六)持续改善保障民生。围绕教育强国、养老托育、社会服务、卫生健康等专项,积极争取社会事业类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加大各项惠民政策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考核责任制,完善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优化粮食调控体系,保持粮食供需平衡。推进10万吨粮食和物资储备库项目开工建设,提升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优化落实煤炭、电力、天然气保供方案,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保障能源顺利迎峰度夏、度冬。密切跟踪监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肉、禽、蛋、菜等副食品价格变化,动态关注物价指数走势,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及时足额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稳定菜篮子价格长效机制,切实发挥稳价惠民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型:A

联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联系人:付宇     联系电话:3034981  319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