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能源局) 发布时间:2022-02-25 09:33 字号:

2022年2月24日,《淮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淮城融组办〔2022〕3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及依据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策部署,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根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 年)》和《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了我市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是指导未来 15 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研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改革政策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推进我市更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实现“一地两区一城”和“五个淮北”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1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3-4月,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各县区单位、镇开展座谈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6月起,在市发改委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7月形成初稿,之后相继开展了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并与省规划多次衔接,对《规划》多次修改完善;12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规划》送审稿;2022年2月正式发布。

四、工作目标

围绕2035年建成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的总目标,设置“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主要发展指标13项,提出到2025年努力实现“一个全面提速、两个基本形成、三个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即:城镇化发展全面提速,“一主、一区、四新、多点”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地两区一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展望2035年,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市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特征更加显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五、主要任务和内容

《规划》第三、四、五、六、七章阐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包括构建全域城镇化总体格局、提升主城区能级、建设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突出“四新”发展(东部新城、高铁西站片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做精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推进以融入长三角为重点的城镇化等6节内容。设置专栏3个(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培育工程、淮北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城镇人口集聚策略。包括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扩大外来人口集聚规模、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创新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4节内容。设置专栏1个(就业创业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包括建设绿色和谐的宜居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建设泛在互联的智慧城市、建设生态宜人的绿色城市、建设包容共享的人文城市等6节内容。设置专栏6个(城市更新建设工程、韧性城市建设计划、创新平台和创新园区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行动、绿色城市建设行动、人文城市建设行动)。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优化城镇空间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等4节内容。五是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包括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推进城乡服务融合、推进城乡设施融合、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等5节内容。设置专栏3个(城乡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乡村建设行动、现代农业建设项目)。

六、保障举措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规划》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协调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项目支撑、实施督导评估等5方面的保障措施,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市有关部门、各县区协作和配合,通过制定配套政策,细化工作任务,强化项目谋划等措施,推动各方面的政策和改革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加快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七、创新措施

一是准确对接上位规划。认真研读、系统学习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及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衔接,确保淮北市《规划》编制与上位规划总体方向保持一致。二是紧密联系淮北实际。对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人口流出问题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城镇人口集聚策略。三是突出全域城镇化理念。结合淮北市全域纳入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名单的有利契机,在整体布局、城区改造、城乡融合等方面开展探索,着重突出全域城镇化的理念。

八、咨询科室及方式

发展战略和规划科 0561-3198772